在光遇的深海区域探索时,氧气管理是最核心的安全机制。角色潜水时屏幕上方会出现蓝色氧气条,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少,氧气耗尽后角色会持续损失光翼能量。靠近水域中分布的蓝色氧气泡泡可快速补充氧气含量,这些泡泡通常附着在珊瑚礁或沉船残骸附近。当氧气不足时,应立即上浮至水面恢复呼吸,避免因长时间缺氧导致光翼掉落。海底部分区域存在高压屏障,必须保持充足氧气才能进入。
海底地形复杂,需掌握基础移动技巧应对不同环境。在浅海区可结合游泳与短距离飞行快速移动,但进入深水区后飞行能量消耗加剧,建议以潜游为主。遇到强洋流时需调整方向顺流而行,避免逆流消耗过多体力。部分区域存在垂直通道或洞穴系统,需注意观察周围气泡轨迹判断水流方向。角色在深水区移动速度会受水压影响逐渐减缓,需提前规划路线留出充足氧气余量。
危险生物识别与规避是深海生存的重要环节。冥龙在特定区域巡逻,其红色扫描光线会锁定目标并造成光翼损失,发现红光预警应立即寻找掩体躲避。水母群虽然发光美观,但接触其触须会导致短暂麻痹并加速氧气消耗。螃蟹群落通常栖息在沉船底部,被惊扰后会群体攻击,可通过角色大叫震翻它们再快速通过。部分区域存在隐形水母,需通过水体细微波动判断位置。
装备与状态检查能有效提升深海探索容错率。出发前确保携带足够光翼数量,建议至少20个以上以应对突发状况。检查斗篷能量是否充满,深水区补充能量较为困难。组队探索时保持队员间距,避免因氧气共享机制导致集体缺氧。若遇到持续掉翼情况,应放弃当前目标立即返航。海底烛火收集需团队协作,部分大型黑色植物需多人同时点燃才能清除并获得奖励。
深海区域存在特殊环境机制需要适应。随着深度增加,视野能见度逐渐降低,需依靠发光生物或珊瑚作为路标。部分沉船内部存在氧气循环系统,可作为临时补给站。海底火山口附近水温较高且氧气消耗更快,需控制停留时间。夜间探索时部分区域会出现荧光浮游生物群,它们能提供短暂照明但不会补充氧气。深海与浅海交界处常有暗流漩涡,需提前观察水面波纹避开危险区域。